[Key Pi[1]:Thirsty](http://www.douban.com/note/270397803/)
[Key Pi[2]:God](http://www.douban.com/note/271402967/)
[Key Pi[3]:Lotus](http://www.douban.com/note/273054712/)
[Key Pi[4]:Noah's Ark](http://www.douban.com/note/273591377/)
[Key Pi[5]:Uncertain](http://www.douban.com/note/274623941/)
[Key Pi[6]:Drifting](http://www.douban.com/note/275833613/)
[Key Pi[7]:Ocean](http://www.douban.com/note/276962349/)
[Key Pi[8]:Missing](http://www.douban.com/note/278296216/)
[Key Pi[9]:Story](https://www.douban.com/note/279580165/)
[Key Pi[X]:Director](http://www.douban.com/note/281179233/)
我相信,李安导演在家里烧菜的时候,肯定没少研究数学,不然不会有这部超越原著、超越他之前的电影、超越几乎所有人的期望的电影。因为他知道:Pi不只是一个无理数,而是一个超越数。
李安了解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电影历程中体现出来。每一次的电影都是他需要的产物

【警告:本影评从第三段开始严重剧透,未观影者建议只读首两段,看完电影再通读全文一同探讨;不建议将本片看成一个美好童话的人看这篇影评,真的很残酷,本人是支持两种观点都成行的,你希望这部影片是什么样子的,它便可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不支持童话派来此寻求幻灭,这篇文章只能说是其中一个视角。】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在表象下都蕴含着大量的哲学和神学隐喻。这与作者和导演本身息息相关,原著作者扬·马特尔毕业于加拿大彼得堡的特伦特大学哲学系,并且在印度灵修过一年多时间。我曾在给另一位作家Paulo Coelho的书评中提到:给作家要写出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很容易,但是要写一些保持原有想法和理念却为大多数读者理解和接受的文字却并不简单。这便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说颇为出彩的一点:这部作品借用了“小说”或“童书”这种普通人最能接受的文学体裁,把作者的哲学和神学心理建筑巧妙传达给了读者。
每段童话背后都有一个血淋淋的可怕真相。童话的作用只是给蛀空了的现实披上一层糖霜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深度解读少年pi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13uu.net/vod/id-1505.html